[返回索引页面]

上海市抗美援朝爱国运动情况

日期:1951-3-17 作者:[待确定]

一、抗美援朝反对美国武装日本运动

上海市委为实现中央进一步开展爱国运动的指示,曾先后召开会议,进行讨论、研究并具体布置了工作,要求在一个月(二月中旬至三月中旬)内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从基本上克服爱国运动不平衡的弱点,加强工人群众与妇女、教会(特别是天主教)方面的工作。努力使运动广泛深入。(二)提高市民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思想。(三)动员群众支持政府严厉镇压反革命。(四)在运动中,健全和大分会,建立宣传网,培养积极分子,检查基层组织。(五)为三、四月份的财经工作及其他任务从思想上政治上准备条件。市委特别强调要结合各种实际工作,来发展爱国运动;同时必须把爱国运动作为一切工作的动力。此次运动分三个步骤: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检查与实行爱国公约、举行示威游行。到二月底为止,全市各工厂、学校、里弄、机关中的控诉运动已告结束;上海市各界人民反对美国武装日本会议,亦已胜利完成。三月四号,全市有六十六万工人分区举行盛在的示威游行。三月八号,全市有二十万妇女分区举行示威游行(主要动员无组织的家庭妇女参加,有组织的女工约三万人参加)。

此次各界人民反对美国武装日本会议,开得很好。代表共八八一人,其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新的积极分子,共产党员只一○五人,占代表总额不及八分之一。此次会议扩大了代表面,也扩大了爱国运动的面,开始突破了爱国运动的“死角”(如天主教等)。会议过程前后,各民主党派表现很积极,踊跃参加各项筹备工作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会议上发言者四十二人,因时间限制报名后未及发言者还有四十多人。代表们纷纷控诉日寇暴行,有数人讲时声泪俱下,使许多代表(如刘鸿生等)感动得流下泪水。会上,群情激愤,坚决表示不许美国武装日本。会议通过了十二条“上海市各界人民共同爱国公约”,今后全市爱国运动,将以普遍检查与实行爱国公约为中心,使爱国运动普遍提高、深入和持久。

二、宗教界爱国运动

上海教会集中。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全国首脑机关都在上海。截至目前为止,全国基督徒在其革新宣言上签名者,已达十二万多人。天主教方面的爱国运动还在发动中,阻力甚多。天主教正在有组织的抵抗三自革新运动。“天主教中国主教”已发表一个“声明”,题为“天主教对三自运动的观点”,秘密发动在这“声明”上签名来破坏天主教革新运动。此外,天主教还发布命令:凡天主教徒在革新宣言上签名者,都一律开除教籍,并说:“为了救灵,不惜牺牲生命!”教会对於教徒管制甚严,有的竟不让外出,封锁消息,不给看报。市委决定采取反美、爱国、团结的方针,以吸收天主教徒、天主教所办的学校医院中的师生员工,并尽最大可能争取天主教中某些开明的或中间的上层分子参加爱国运动。办法是:(一)在全市各界反对美国武装日本会议中,有计划地吸收天主教学生、教员、技术人员参加,对於靠近我们的天主教徒在政治上支持他们,并使一些较有影响的分子参加主席团。对於天主教中的中间分子甚至某些后分子(不是最顽固的或反革命分子),也有计划地邀请他们作代表。这样来接近他们,并使他们有机会受到教育。培养一批积极分子,通过他们联系天主教中的群众,建立对天主教工作的起点。(二)加强在基督教中的工作,更进一步展开三自运动,发动基督教徒参加爱国运动及其他各项工作,来影响天主教的群众(特别是下层群众),批评天主教中国主教关於“三自运动”的谬论,使天主教的群众正确了解三自运动的意义。(三)召开教会学校师生员工代表会议,来发起教会学校团体的爱国示威游行。尽量吸收天主教的群众参加这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直接接触天主教的群众,联系与争取天主教中一部分进步分子。(四)吸收天主教徒参加各种爱国活动,例如在三八节组织天主教嬷嬷队参加示威游行等等。(五)目前以天主教学校的学生工作为主。市委决定以震旦大学和徐汇中学为重点来加强对天主教学生、教员与教会中的工作。市委并成立一工作委员会,统一对该两校工作的领导。

此次上海各界反对美国武装日本会议,天主教民主人士朱孔嘉、张文滨等数人参加主席团并担任执行主席。天主教代表朱孔嘉、李梅魂、王启明、马邱任我(马相伯之媳)等均发言,一致表示天主教徒热爱祖国不甘后人,决参加爱国运动,反对美国武装日本,与帝国主义“一刀两断”,并遵守人民政府一切法令。马邱任我说:“我爱天国,我更爱父母之国。”并称她爱的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们在会议中表现都很好。现在上海教会学校师生员工代表会议(代表名额七百五十人),正积极筹备中,在三月十二日召开,会议并将发表爱国宣言。会议之后,举行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示威游行。

三、接受美国津贴及外资经营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登记工作

这些机关团体在上海数量甚多,其中包括高等教育、普通教育、医药团体、救济机关、文化机关、宗教团体和社团。截至三月一日止,已领登记表的共六四一个单位。已交表的共五八○个单位。

原来估计全市共有五四五个单位,现已超过约一百个单位。在原先估计的单位中,大部是小的教堂(天主教、基督教均有)。

凡已掌握情况的单位,均已领了登记表格。

在已登记的单位中,接受美国津贴的超过半数。在教会单位中,有三分之二是接受美国津贴的。接受外国津贴的一般皆在十年以内。最早领表的单位,都表示拥护登记工作。但有的对登记表示怀疑,认为政府要接办了。有困难的,认为政府要给钱,有所依靠了。观望、拖延、不愿领表登记者,占相当数量。有的单位更改名称,企图“改头换面”,混过去。有的改组董事会,外国人隐蔽起来,说是中国人办公。有的接受美国津贴,在登记表上却写成接受英国津贴。有些单位中国籍负责人藉口外国人走了,刚接手,在表上都写着:“我不知道”。登记表填得都很简单、潦草、不确实。有好些单位隐蔽、分散、盗卖、转移财产,甚至焚烧文件(如沪江大学)。登记处定三月上旬完成收表工作,并继续调查研究,弄清情况。接着,将在各单位发动与组织群众,进行登记的审查工作,以接受美国津贴的单位为审查的重点。对反动的进行抵抗或破坏的分子,将择其个别重要者依法予以制裁。

来源:1951年3月17日新华通讯社编《内部参考》。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